新聞資訊
近年來,中國竹產業在“以竹代塑”國家戰略的強勢支撐下,取得了跨越式發展,呈現多樣化態勢。隨著“以竹代塑”“以竹代鋼”等一系列竹可替代領域的延伸,中國的竹產業正迎來重點突破、多樣融合的發展格局。
產業體系初步建成。我國有立竹1093.73億株,竹林641.16萬公頃,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.70%,占林地面積的1.98%,占森林面積的2.94%。依托豐富的竹資源和產業加工基礎,我國各地竹產區著力推動全鏈條、全要素協調發展,初步構建起品類齊全、業態豐富、特色鮮明的竹產業體系。據統計,我國現有竹加工企業1萬多家,2024年全國竹產業產值超5000億元,竹產品進出口貿易達23億美元。
產業鏈條不斷完善。發展至今,從上游的竹林培育到竹材采伐、初加工等,到中游的竹材料加工,再到下游的竹產品創新研發,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竹產業鏈,并根據發展需求不斷延伸。產業鏈的不斷完善,為中國竹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,這不僅代表著整個產業在逐步走向成熟,更在發展的過程中為廣大企業搭建了穩固的合作關系,并為整個產業鏈下一步提檔升級營造了良好契機。
協同發展成效顯著。當前,國內竹產業涉及的政、產、學、研、金、用已經形成協同發展格局,由地方政府主導、金融機構支持、科技成果推動、創新產品引領的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日漸清晰,在推動竹產業各個領域協同發展的同時,更簡化了操作流程,節約了時間成本,暢通了融資渠道,匯聚了發展勝勢。隨著越來越多的專項政策和創新嘗試不斷涌現,廣大竹資源產區在產業規劃和重點領域提升方面日益精進,對產業要素的掌握度穩步提升,多樣化發展態勢日漸成熟。
社會共識全面達成。從“以竹代塑”“以竹代鋼”到“以竹代X”,竹產業以其自身獨特的優勢,不斷拓寬替代領域,贏得廣泛社會共識。隨著竹產業自身獨特的生長周期短、培植成本低、應用空間廣、固碳能力強、創新應用多等特性為世人廣泛熟知,以及科技新成果不斷投入應用,在更加廣泛的相關領域內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竹材替代現有材料,從而在推動降本增效的同時促進節能環保,這反過來又為中國竹產業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向,明確了攻堅點位,更能高效推動跨領域合作,實現協同發展。
產業未來明確清晰。中國竹產業協會發布的《全國竹產業發展規劃(2021—2030年)》提出,到2030年,竹產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萬億元,主要竹產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,我國成為全球竹產業強國。從國內到國際,從區域產業到全球品牌,中國竹產業的宏大未來,為下一步創新發展匯聚了強大勢能。隨著各地新一輪產業規劃的相繼出臺,從政策到產業,從產業全鏈到跨領域融合,中國竹產業的創新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,強勁的市場需求也必將自下而上推動竹產業全鏈求變求新,使之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